“十二五”中國能源呈現“高基數,中增長”特點:經濟轉型趨勢下制造業耗能增速將有所下降,但運輸及居民能耗將繼續保持高增長,預計未來五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0.84,較之前1 左右的彈性系數明顯下滑。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將從“十一五”末的33 億噸標準煤增至46 億噸,復合增長率6.8%,對應當前能耗高基數而言,未來增速并不算低。結合清潔能源及核電規劃,我們推算中國消耗原煤量未來五年將從33 億噸增至44.6 億噸,需求復合增長率為5.7%。可見,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主角地位并不下降,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依然高達69%。
運力束縛、產能限制、成本推動“三駕馬車”拉動國內價格向上:結合煤炭需求預測,我們認為受運力及產能約束影響,未來五年煤炭供需偏緊態勢延續,凈進口成為必然。其中2011 年、2012 年運力約束尤為嚴重,凈進口需求不斷擴大,國內外價格趨勢向上;2013 年后運力瓶頸逐漸緩解,但山西改擴建是否如期釋放產能以及內蒙古環境是否能夠承受快速擴產成為觀察供應的關鍵指標,供過于求概率仍較大。煤價方面,我們認為動力煤在明年可能達到危機前高點,后續在成本推動下,慢速上行;煉焦煤將維持國際高于國內的趨勢,未來幾年印度及日本災后重建的增量需求對國內外煉焦煤價格影響深遠。
印度發展及日本“棄核”有望進一步拉升亞太煤炭需求,“十二五”末有望超過9 億噸:就亞太煤炭貿易市場而言,保守預計,未來5 年需求將從6.7 億噸增至9 億噸以上,其中中國與印度、日本一起成為影響該市場的重要變量。印度煤炭進口增速快于國內產量增速,國內供不應求矛盾突出,隨著其基數日益擴大,對國際煤炭貿易市場的影響也在加大。預計,未來五年印度新增進口需求將在1 億噸上下。日本“棄核”發生后,動力煤需求有望激增,若假設核電被火電完全替代,將使日本動力煤進口量由1.25 億噸增至2.3 億噸,對亞太市場影響明顯。加上中國2012 年凈進口需求增加這一判斷,我們認為2012 年的國際煤炭價格繼續看漲。
給予行業“看好”評級,個股方面繼續推薦昊華、冀中、兗煤、神華,并從中長期成長性和稀缺性煤種角度推薦蘭花、盤江、潞安、山煤:給予行業“看好”評級。未來3-6 個月,我們維持對昊華能源、兗州煤業和中國神華的推薦,對它們給予“買入”評級,對冀中能源的推薦,維持給予“增持”評級;并從儲量價值、保護性開采及未來幾年持續增長角度新增推薦蘭花科創,維持“增持”評級;從“十二五”中長期角度,我們利用“選股五要素”評判出盤江股份(買入)、潞安環能(買入)、冀中能源(增持)、山煤國際(增持)等具備中長期看點,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
|